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方群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不断得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简单证明加工贸易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我们有必要积极应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认真思考如何能发挥加工贸易的最大的效用,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转型升级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加工贸易已逐步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甚至国家发展经济的首要选择,中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由2008年314045.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322.1亿元,总共增加了205276.7亿元,,而加工贸易出口额也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3766.69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441.497919亿元。由此可知加工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同方向变化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同时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渐凸显,面对新世纪新时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必须。国际竞争的现实和中国国情确定了我们必须深入解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问题。
2、文献综述
加工贸易是中国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很多学术界的前辈对此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如龚震(2010)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从加工贸易现状凸显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建议[1]。何丹丹(2011)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角度进行了的分析研究,主要是转移原因和建议[2]。罗建兵(2010)把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相联系,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及转型升级的重要性[3]。方海燕(2010)研究的方向也是产业转移的问题,他从西部地区承接转移能力以及承受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4]。何睛睛(2010)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入手,阐明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对此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5]
上述文献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详细阐述加工贸易现状和特点或是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对于写现状和特点的文章,我们可以很详细的知道加工贸易的相关知识,但是也仅仅局限在文字描述部分基础上,没有实证去进行分析,给人一种大而空的感觉。而有实证分析的文章,有根有据,最终结论也能使人信服。因此参照前人的研究,本文对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通过查找数据、实证分析等方法得出最终结论。
3、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鉴于以上猜想,本文通过计量方法说明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较好地了解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中国200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如下一个面板数据模型来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文献,建立以下回归模型:
gdp=a0+a1fdiit+a2ptradeit+a3expit+x'it+uit (1)
变量说明:其中ptrade表示加工贸易出口,exp表示一般贸易出口,gdp表示经济增长,fdi为外商直接投资,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X’表示其他变量,包括gc表示政府支出,edu表示人力资本,cpi表示通货膨胀率,inves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
3.1 数据说明
数据说明:本文收集了2005年到2012年的省市直辖市数据,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和商务局公布数据。另外我是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代替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因为人力资本主体是教育,所以在此我用的是教育的支出额表示人力资本,而通货膨胀率我用的是居民物价消费指数表示。最后,未作出声明的均来自各省统计年鉴。
3.2 实证分析
本文从两个方向去合理的分析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是在同种估计方法下,不考虑控制变量X,通过增减加工贸易ptrade这个变量来直观的分析来那个者之间是否有直接的正面影响;而是在同种估计方法下,考虑控制变量X,通过增减变量一般贸易出口exp,人力资本edu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来分析在此情况下加工贸易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结论。
3.2.1 未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形
表1 因变量为gdp的回归结果
|
(1) |
(2) |
VARIABLES |
lgdp |
lgdp |
L.lgdp |
0.0110*** |
0.00414** |
|
(0.00295) |
(0.00190) |
lfdi |
0.441*** |
0.510*** |
|
(0.0758) |
(0.0611) |
lptrade |
-0.147*** |
|
|
(0.0475) |
|
lexp |
0.789*** |
0.753*** |
|
(0.0653) |
(0.0498) |
Constant |
1.940*** |
1.276*** |
|
(0.587) |
(0.435) |
Observations |
126 |
126 |
R-squared |
|
|
Number of id |
21 |
21 |
注:*** p<0.01, ** p<0.05, * p<0.1
通过多种检验方法最终确定估计方法为矩估计(两步法)。表1给出了基础模型(1)的回归结构,根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构,我们已知我们采取的是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在此,为了较为直观的看出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作出如下的分析方法。在表1的(1)加入了加工贸易这一变量进行回归运算,而在表1的(2)中是未加入加工贸易这一变量进行回归,可以看出在表1的(1)中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加工贸易每出口一单位,经济增长就减少0.147个单位,而其他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变量是正面的,这与图二所示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没有加入控制变量,这种影响就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在表1的(2)中,剔除加工贸易这一变量后,大多数数据对于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都是变小的,只有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增强的。由表可知,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一单位,经济增长同向增加由0.441变成了0.510,而一般贸易的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经济增长增加的单位由0.789减少为0.753。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无法确定加工贸易这一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还是正面的。因而这种情形下的分析方法是不合理的,是有缺陷的。
3.2.2 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形
表2 因变量为gdp的回归结果
|
(3) |
(4) |
VARIABLES |
lgdp |
lgdp |
L.lgdp |
-0.00450 |
-0.00909*** |
|
(0.00522) |
(0.00151) |
lfdi |
-0.0117 |
|
|
(0.0106) |
|
lptrade |
-0.00140 |
0.0167** |
|
(0.0105) |
(0.00734) |
lexp |
0.0674*** |
|
|
(0.0150) |
|
lgc |
0.858*** |
0.924*** |
|
(0.0237) |
(0.0248) |
ledu |
-0.0576 |
|
|
(0.0686) |
|
lcpi |
-0.634*** |
-0.914*** |
|
(0.169) |
(0.103) |
lfi |
0.337*** |
0.277*** |
|
(0.0450) |
(0.0195) |
Constant |
3.135*** |
4.551*** |
|
(0.870) |
(0.455) |
Observations |
126 |
126 |
R-squared |
|
|
Number of id |
21 |
21 |
注:*** p<0.01, ** p<0.05, * p<0.1
表2给出了基础模型(1)的回归结构,和表1采用了同样的估计方法,只是在表1的分析基础上,变量的选取做了一些改变以便能够比较直观的找出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2通过删减一些相关变量的形式来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它对加工贸易出口是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分为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人力资本的增加很可能会间接的导致进料加工出口的增加,因而为了更好地看出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其作为可剔除变量。外商直接投资亦是如此,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变化,特别是来料加工方面,所以将其作为剔除变量。而一般加工贸易更是如此,它与加工贸易有共线性,将它作为剔除变量,能够更好地了解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表2(3)中可以看出此时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加工贸易变动一单位,经济增长会进行反方向变动0.00140个单位,但是这种影响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变量干扰加工贸易这个变量引起的。因此在表2(4)中我们将能影响加工贸易变动的变量作出剔除,得到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是显著的,加工贸易变动一单位会引起经济增长会同方向变动0.0167 个单位。由(3)(4)可以看出,在剔除同时会影响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变量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负面转变为正面,可以看出避免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干扰,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这种分析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的,所以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
3.3 参数检验
3.3.1 没有控制变量的参数估计检验
表3 无控制变量参数估计检验结果
Order |
z |
Prob > z |
1 |
-1.386 |
0.1658 |
2 |
-3.2036 |
0.7487 |
原假设H0: no autocorrelation
(2)H0: overidentifying restrictions are valid
chi2(20) = 18.68543
Prob > chi2 = 0.5423
因为两者都大于0.05,所以通过了检验,是系统距估计,因此表1的分析和结论是合理的。
3.3.2 有控制变量的参数估计检验
表4 有控制变量参数估计检验结果
Order |
z |
Prob > z |
1 |
-0.67721 |
0.4983 |
2 |
-1.9107 |
0.056 |
原假设 H0: no autocorrelation
(2) H0: overidentifying restrictions are valid
chi2(20) = 20.80067
Prob > chi2 = 0.4089
因为两者都大于0.05,所以通过了检验,是系统矩估计,表2的分析和结论是合理的。
4、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与措施
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变化加速了加工贸易特征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我们必须更多的去关注它的变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针对现有加工贸易行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4.1 加大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增加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可以从表2得出的,政府支出变动1单位,经济增长水平变动0.858个单位,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可以加大政府支出。为了经济发展的更好,增长的更快,我们需要开放内陆省市经济,重视加工贸易行业转移的地点。内陆地区政府或是国有企业应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帮助国家解决实质性问题,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也需要重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制度,毕竟基础决定它的承载力。所以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经济投入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增强承受加工贸易转移的能力,以及加强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建设力度等。因此,加大政府支出是很有必要的。
4.2 减少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由表2分析可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变动1单位,经济增长则反方向变动0.0117个单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我们应该从自身发展,减少对外依赖的程度即减少对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使用。我们可以鼓励国内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多向国外企业学习,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不要只是依靠外资和外资提供的技术,进而提高他们的国际参与程度,推动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使加工贸易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4.3 应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因为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发展存在很大程度的被动性,所以看我国加工贸易行业不难看出产业内关联性较差。对于一些行业部门存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国内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没有达到资源最大利用的效用,只单纯追求吸引外资,赚取一些廉价的加工费和租金。缺乏产业集中,互相配套、渗透,使得中国产业无法形成集加工制造、贸易、航运、金融、信息和高新技术开发为一体的、技术档次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群。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正如表2(3)里知道的,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一般贸易出口额变动1单位,经济增长则同向变动0.0674个单位,因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对经济增长影响都是正面的,所以我们可以制定贸易发展目标即共同发展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稳定加工贸易的同时,加大对一般贸易的关注,以此达到更好地发展效果。
4.4 关注国际友好关系
一般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一般贸易出口变动1单位会引起0.0674个单位的经济增长的变动,因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是出口商品除了需要本国环境外,还需要他国的支持,因此为了扩大一般贸易出口,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与他国国际关系必须是友好的,否则会出现更多的贸易壁垒,更多的商品被说是倾销等。
参考文献:
[1]龚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探[J].国际贸易,2011,(10):23-27.
[2]何丹丹.我国加工贸易进行产业转移的分析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0): 52-53.
[3]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当代财经,2010,(2) : 98 -104.
[4]方海燕.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33-37.
[5]何睛睛.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及政策建议[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0-45.
作者简介:
方群(1990—),女,汉族,江苏省,研究生,南京财经大学,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