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536
国内统一刊号:CN11-5936/F
邮发代号:82-510

    期刊目录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期刊目录>

    地产研究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5-09-14 11:13:19 浏览次数: 797次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柳星

        湖北省崇阳县国土资源局 湖北咸宁 437500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将影响到一个城镇未来的发展,决定着这种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GIS;土地利用;规划

        一、地理信息功能

        地理信息离不开技术支撑,只有强有力的技术环境,才能获取精确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行业发展,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推动地理信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系,可以说,不论是信息采集,还是信息利用再开发,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支持,GIS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技术应用探索过程。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建设,需要精确的地理信息,用地理信息做指导,增加城市规划开发精准度,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地理信息功能,才能在空间定位、查询统计、信息集成、空间分析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而这些功能的完善发展,正是城市建设规划需要的内容,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建设。地理信息就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全力推动着城市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一体化的属性信息及空间位置管理,图文并茂的查询和统计可以更好的提供相关内容,让人们时刻了解地理位置方位坐标。通过免费供应的信息,使城市更加智能化、智慧化,全力促进城市建设。地理信息功能相当多,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地理信息的推广对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了。同时地理信息也在不同行业建设、各类社会活动和政府智能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使地理信息得到普及推广呢?主要就是地理信息能够实现空间精确定位,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使空间定位更加科学、可靠、精确,在定位中,也能直接快速的反映出空间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利用二维和三维定位实现商业化运用,人们熟悉的汽车导航服务就是地理系统的最好体现,为人们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技术主要就是通过空间定位,把汽车行驶路线进行分析选择,达到指导人们出行并到达目标。网络的发展,使网络地图更加广泛推广,可以说,人们出行查阅网络地图,就能快速找到要去的地方,同时通过相关系统信息链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查询信息。

        二、土地整治规划空间发展情况

        目前,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也使得土地整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整治领域在拓宽、整治内涵不断扩大。对于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从国家到地方都给予高度关注。2013年3月7日,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召开的土地整治规划建库工作专家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建议,应尽快启动土地整治规划国家层面的建库建设,加快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地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与耕地质量、土地整治规划等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与维护。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后,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与实施管理数据库。

        实际上,对于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库建设,各个国家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利用是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土地管理工作融合到现代信息科学的必然趋势。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以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瑞典、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建立地理数据库时间也较早;澳大利亚建立的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系统,可输出土地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俄罗斯、波兰、加拿大等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

        三、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

        1、加强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和改造力度

        据测算,北京市五环内建设用地仅有700平方公里,但整个北京市的集体建设用地却有1000多平方公里。北京市已启动的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改造,其集体建设用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老城区(现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面积。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水平和政策成败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功能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城市病的治理。北京市已经开展的针对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的改造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现在看来,它并非治本之策,其政策的可复制性和可普及性也值得怀疑。因此,下一步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持续的政策创新,加大其治理和改造的力度,缓解北京的城市病。

        2、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构建

        以土地整治规划基础库为基础,提取土地整治潜力、坡度、现状及规划等信息,明确土地整治分区,土地整治分区最直接的目的是明确各区土地整治方向和重点,在简明介绍各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土地整治的现状、特点、经验及问题,解释各区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实行差别化管理。并针对各个区域整治条件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设定不同的整治目标,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合规划期内拟完成的土地整治工程任务,确定项目片区分布,进一步将各类性质的工程项目合理的安排在不同的整治片区中。在对项目选址布局落实中,尽量以图斑、权属单位边界为准,在项目布局全部落实到规划基础库后,进行统计项目规模,项目规模是指规划土地整治项目范围线内可参与土地整理地类总面积值。在计算项目规模前,参照现状数据库面积量算方法进行面积量算;量算面积后,按照项目名称根据地类筛选汇总项目规模;根据潜力评价成果,确定各个区域及各类工程项目新增耕地系数,并计算新增耕地规模;进行投入资金估算;最后完成规划项目信息的完善,统计出表。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构建以规划工程项目范围面为图斑单元进行数据库构建,根据项目信息表与数据库几何图形的对应进行属性表的连接,形成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并进行拓扑检查修复。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建设积累的经验中,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在城市土地规划中,应当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使得土地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全面。

        参考文献

        [1]赵哲远,金艳花,陈杰,张一男.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实施情况简析[J].浙江国土资源,2014,02:43-44.

        [2]马世发,蔡玉梅,念沛豪,庄立.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4,03:34-38+51.

        [3]李建春.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4]杨宁.基于GIS的临安市低丘缓坡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4.